民權與憲法 人文史地書籍推薦



民權與憲法



民權與憲法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書是 民權與憲博客來網路書店

你我都不斷思索 過去 存在 發生等議題

沒有答案所以我們不斷尋找

民權與憲法 讓我了解人文史地不同的面向

提升自我價值 也用不同角度看事情

我有分享給周遭的朋友

大家都很滿意

說是很感謝推薦給他們 害我都不好意思了

很開心能在博客來上發現 民權與憲法

我喜歡博客來是因為他對會員很好

折扣也很多

向我們這種書蟲最適合吃博客來網站為生了哈哈哈

這邊提供一些折價券給大家

從上面折價券連結的以索取~













時黑旋渦:時計的失控









摩天大樓












民權與憲法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


第二卷《民權與憲法》:

一八七七年(明治十年)西南戰爭結束後,日本國內要求開設議會的呼聲高漲,自由民權運動席捲全國。在此背景下,一八八九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發佈,一八九〇年,召開了帝國議會。這一時代可以說是日本現代歷史的起點,日本的國民國家和競爭社會正是在這一時代確立的。

本書從政府、民權派、民眾三極對立這一新的視角對這一時代展開描述,係作者在長期專門研究基礎上為一般讀者而作,內容通俗易懂、觀點鮮明具有衝擊力,日文版問世後在日本讀者中反響強烈。

本書特色

《日本近現代史》叢書第一卷於2006年出版,於2010年完成整套叢書出版。2006年出版的幾卷,目前已重印第16次,最晚於2010年出版的,亦已重印了第9次;這樣的再版情況甚為罕見,反映這套叢書在日本讀書界所受到的重視及歡迎程度。

叢書作者為1945年至1960年間出生的各大學相關學科教授,學術功底深厚,寫來深入淺,態度比較持平公允。

出版說明

中國讀者對於與我們有著複雜情緣的鄰國日本,一直抱有高度的關注。尤其是進入近代以後,其發展軌跡與中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經歷了前近代國家向近現代的轉化、發展和崛起,對外的武力擴張並由此導致了戰敗。戰後的日本重新出發,社會政治體制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一九七○年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而在近年又出現了長期的經濟低迷,整個社會在沉悶中孕育著躁動與不安。對於這樣的一段近現代歷程,日本人自己是如何來描述的呢?對於自己的近現代史,他們又是如何來認識的呢?這是廣大中文圈讀者所關切並抱有相當興趣的。出於這樣的目的,我們選擇了日本岩波書店近年(二○○六—二○一○年)來以「岩波新書」的形式陸續推出的十卷本「日本近現代史」,聘請了一批在此領域上頗有造詣的學者將其譯成中文,推介給各位讀者。

這套叢書的作者,大多是在日本近現代史研究上卓有建樹的學者或教授,他們運用了既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對完備的史料,力圖對日本近現代史的各個階段作出接近史實的描繪。這套叢書可謂是日本學者在這一領域內最新的系列性的研究成果,史料豐富,敘述脈絡清晰,問世以後在日本國內廣受好評,一版再版,很多都出到了十版以上。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儘管本叢書的作者都試圖秉持學者的立場,但其對許多歷史場景的理解、尤其是涉及與中國的部分,自然是以日本為本體,與我們的立場必然有差異,我們出版這套叢書,並不意味著我們認同原作者的觀點,而是為我們了解和理解一般日本人對於自己近現代史的認識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素材。

這套叢書在翻譯和編輯的過程中,對正文未做任何刪節。原有的插圖和大事年表,一概保留;原文中專門詞語的表述,一般均予以直譯(必要時譯者也會給予適當的解釋);對原文中出現的重要的人名、事件等,譯者會以腳註的形式進行適當的註釋;對原著中的參考文獻,中文翻譯後再列出原文,以便有需要的讀者可查閱原文文獻;原著中的索引,考慮到對中文讀者的意義不大,略去不用。

《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

① 《幕末與維新》井上勝生著

② 《民權與憲法》牧原憲夫著

③ 《日清、日俄戰爭》原田敬一著

④ 《大正民主運動》成田龍一著

⑤ 《從滿州事變到日中戰爭》加藤陽子著

⑥ 《亞洲、太平洋戰爭》吉田裕著

⑦ 《佔領與改革》雨宮昭一著

⑧ 《高速增長》武田晴人著

⑨ 《後戰後社會》吉見俊哉著

⑩ 《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現代史》岩波新書編輯部編

商品訊息簡述:

  • 譯者:臧志軍
  •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6/02/16
  • 語言:繁體中文


民權與憲法




arrow
arrow

    phillig21u1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